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En
华师大2014级科传硕士赴武汉植物园参观学习
发布时间:2014-11-17

1030日上午,华中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2014级科学教育与科学传播硕士研究生赴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进行实训,实训形式以参观学习与座谈交流为主。湖北省科技馆副馆长、实训导师潘斌,武汉植物园科普教育部楚海家博士、市场部陈长丽、科普创作教师张凡博士、活动策划程嘉宝老师出席了座谈会。http://www.hbstm.org.cn/wcs/Upload/image/20141103/20141103053349_35521.jpg

上午,张凡博士带领同学们先后参观了景观温室的热带雨林、多浆多肉植物和奇趣植物等展区,以及沉水植物展区和菊圃,耐心地向同学讲解各展区的概况以及特色植物的特点、生长习性和功用等专业知识,在讲解的过程中向科学传播专业的同学们介绍了针对不同展区、不同年龄层次参访者的讲解方法。在参观菊圃时,张凡博士冒雨为大家介绍盆景菊栽培技术和菊花“平瓣、管瓣、匙瓣、桂瓣、畸瓣”等瓣形,其对工作的认真态度和敬业精神让同学们钦佩不已。http://www.hbstm.org.cn/wcs/Upload/image/20141103/20141103053424_89856.jpg

参观完园区过后,同学们来到了植物园行政楼会议室进行学习交流座谈。座谈会由省科技馆副馆长潘斌主持。程嘉宝老师首先向同学们简要介绍武汉植物园的工作概况,接着,同学们结合参观和学习实践提出“如何将科研与科普工作相结合”、“如何实现植物园展览活动的参与性和探索性”等问题。张凡博士对这些问题作了解答,她指出,植物园设有专门的科研部门,科普人员主动架起科研人员和公众之间的桥梁,将科研成果转换成公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形式,是科研工作者的代言人。楚海家博士认为,科普成果的科普化是现在工作的难点,专家们正在尝试和努力。他提出,植物园是自然博物馆,整体上公众参与性不强,但针对互动性的这一特点,植物园每年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如科普课堂等,同时采用会员制等方式吸引游客多次参观,实现与公众的互动参与。程嘉宝老师则建议中小学设立“科普课”,将课堂所学与科普活动相结合。对于有同学提出 “植物园如何科普尚不明确的科学知识”的问题,科普市场部宣传主管陈长丽与张凡博士谈到,科学知识的领域很广泛,科普工作者不可能知道所有的科学知识,对于不知道的知识要勇于告诉参观者“我不知道”。她们认为,科学传播不仅仅是传播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播科学方法和思想,引导公众朝着科学的方向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激发他们的兴趣,“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公众参观植物园时,面对尚未明确的科学知识时,既可以和公众一起讨论解决问题,也可以让他们参观后再进行独立思考。http://www.hbstm.org.cn/wcs/Upload/image/20141103/20141103053441_47488.jpg

座谈会最后,省科技馆副馆长潘斌作总结发言。他指出科普教育的课题和问题是无穷尽的,希望同学们以后多和植物园的老师们交流。他强调科普和科研相结合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将深奥的科研成果转化成让公众了解、接受和感兴趣的过程,同学们应通过仔细观察和老师的讲解感受植物园科普的措施和氛围。他要求同学们实训后就“植物园如何将科研与科普结合”与“植物园如何开展科普旅游”两方面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同学们的本次实训可以说是一次“被科普”的过程,近三小时的参观活动让同学们感到意犹未尽,使大家进一步加深了对植物的了解和热爱,为同学们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也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